数字印刷机成为印刷企业关注的焦点
2013/1/12 11:51:42 文章来源: 中国印刷网 浏览次数:1946
数字印刷是印刷行业的下一个新技术阶段,它取代传统印刷只是个时间问题。一旦这个时间段到来,应当在数字印刷的性价比等于或超过传统印刷之际。
海德堡和柯达、曼罗兰和奥西联姻,高宝和亚特兰蔡瑟(北京)研制喷墨和胶印联机,当纳利自制数字印刷机等,说明传统印机制造生产商看好、也看准了数字印刷的光明前景。2011年日本印刷展(igas)展览面积减半,但数字印刷机复印机却增多,也可为佐证。2012年5月举办的德鲁巴,数字印刷机又成为印刷企业关注的焦点。
性价比是关键
当前,数字印刷的主流技术——喷墨印刷,尤其被业界看好,有预测称,它不久即将和胶印并驾齐驱。但笔者认为,数字印刷在性能和价格两个方面,均需作出努力求得进步,这也是它当前所占市场份额较低的内在和根本原因。
在性能方面,数字印刷产品的一般质量、生产速度、承印物幅面和适性等方面,尚不如传统印刷,这是因为一些技术课题尚在破解,尚未能实现爆发式增长,循环和油墨减量也关乎其发展。
数字印刷在我国的发展也明显不如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行的数字印刷企业也反映出诸如开工不足、竞争无序、效益不高和质量、成本、商业模式、投资风险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令传统印刷企业不敢轻易涉入。
在价格方面,数字印刷只在一定数量范围内才比较合算。
可以欣喜地看到,我国政府制定了大力发展数字印刷的政策,并采取了实际的行动。在去年的南方印刷展上,数字印刷各方进行了坦率甚至是尖锐的讨论,突出表现在关于墨水的价格方面,为过去所未闻,当可能成为推动喷墨数字印刷普及的切入点。笔者建议,数字印刷设备供应商从价格与价值契合的规律和使数字印刷有赢利空间的角度出发,考虑适当下调设备耗材的价格,降低门槛,以扩大市场份额。也可考虑设备款零首付、免利息、免担保、按揭3年~5年进行月供;或降低生产运行成本,不按张收费,而采取传统印刷机的耗材销售和年保收费模式等。
赢利模式最重要
当然,已经从事数字印刷的企业,一方面要开拓市场,寻求对路的销售领域和商业模式;另一方面还要将市场和自己对设备、耗材、技术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地进行反馈,促使制造商予以改进完善,以逐步扩大市场份额。笔者建议,为促进数字印刷的加速发展,印刷行业应对数字印刷的各环节、各方面,自觉、全面、超前地进行统筹和整合。
以传统印刷为主的我国印刷业,面临数字印刷逐步强大的挑战,应当敏锐积极地应对。传统印刷企业应高度关注、预热或适时切入数字印刷。
首先,传统印刷企业的领导应了解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消长的规律,全流程网络数字出版印刷技术必然是可以预见的未来的主流印刷技术;数字计算机直接制版只是阶段性的过渡技术,并更好地利用这个规律,有意识地、自觉地作出正确的高屋建瓴的战略决策,使企业与时代的列车并驾齐驱。其次,要敏锐地随时关注数字印刷的发展变化及其与传统印刷的关系,并进行细致的分析评估,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当前,数字印刷和传统印刷的市场占位既有区隔又有重合。主观决定印数的大宗、长版印刷品和精品印刷,是胶印当前的市场和主阵地。报纸印刷近年虽有起伏,但仍是我国用纸量最大的印刷门类,也是当前胶印的主阵地。包装品印刷也仍以传统印刷为主。而可变数据连续印刷,数字打样,艺术品复制、一定数量以下的短版印刷等,则是数字印刷当前基本独占的市场。
数字印刷和传统印刷重合的部分,主要是小胶印原有的市场和一些大幅面中低档印刷品。数字印刷和传统印刷都在努力提高设备性价比,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同时,双方也在进行合作乃至融合。如对于数字印后设备的研发课题,应当借鉴传统设备的现成经验、数据和标准等,最好可以做到两种印刷通用,这样可以节约宝贵的资源。要实现这个目标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不在于数字印后设备的研发,而在于对数字印刷设备的改革,一是加大其幅面,二是将墨水的热固化改进为冷固化,目的是使数字印刷的半成品性质、规格近似或等同于传统印刷的半成品。
技术融合是趋势
作为大印刷当前的总体战略选择,应当是传统印刷 数字印刷。
我国传统印刷市场多年来均处于供大于求的态势,竞争十分激烈,不少企业效益下滑,甚至濒临破产的边缘。这些都迫使传统印刷企业急切寻找新的出路。而数字印刷的增长远高于传统印刷,给传统印刷提供了启示和机遇——即时涌入数字印刷的潮流,分享这一新的利润和市场空间。同时,传统印刷企业也具备进入数字印刷领域的优势条件,如多年的客户资源、行业管理经验、一定的原始资金积累及融资的基础、懂得报价与收款的技巧、精通印前印后工艺等。
传统印刷企业应当根据自身不同状况,对数字印刷采取不同的对策;应视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积极、适时、分步涉足数字印刷。如小胶印企业应将数字印刷作为即期战略,马上研究具体进入或替代方案并适时实施。出版物、商业印刷企业可将数字印刷作为中期战略。包装印刷企业则可将数字印刷作为长期战略,从容考虑。